|
[/b]
这个学期和以前相比,究竟有哪些变化呢?
全文3091字丨阅读共需3分钟
编辑丨人民酱
开学了,今年的秋季学期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
为此,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教育部要求,要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那这个学期和以前相比,究竟有哪些变化呢?
人民酱今天专门整理了相关政策及要求,以供大家参考。
[b]1[/b]
[b]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b]
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明确了以下内容:
[b]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b]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b]初中年级[/b]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 [b]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b]
要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严禁超课标超教学进度命题。
[i]
要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
要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b]2[/b]
[b]不得设置重点班[/b]
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 [b]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b]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 [b]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b]
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
[i]
[b]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b]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
[b]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b]“贴标签”。
[b]3[/b]
[b]安排教师“弹性上下班”[/b]
今年6月,教育部发出了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
暑假期间各地对课后服务做了精心准备,新学期要继续推进课后服务全面覆盖、保障时间“5+2”,丰富课后内容、吸引学生参与。
学校课后服务要体现办学特色,充分挖掘教师潜力。
既要为学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辅导、指导完成作业,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努力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课后服务时间内,要 [b]坚决禁止将课后服务变成集体的学科教学或者补课。[/b]
[i]
如果出现这类问题,教育部门将严肃查处。
要加强对家长和学生的宣传引导,促进学生更好地自愿选择回归校园参加课后服务。
各地各校要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情况纳入义务教育学校质量评价体系。
教育部已建立了课后服务直报系统,将定期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
同时,各地要关心爱护教师, [b]可[/b][b]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b]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相应补助。
课后服务可以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并充分利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
[b]4[/b]
[b]双减督导被列为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b]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设立的“双减”问题专门举报平台目前已收到 [b]8000多条[/b]涉教育的举报。
[i]
“下一步,我们将分省归集有效举报问题线索,印发督办通知,按属地管理原则要求相关省份核查处理。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问题,我们将组织国家督学和有关专家进行实地核查,并向社会公布核查情况。” 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一级巡视员胡延品表示。
他还表示,
[b]“9月开学后,我们将在梳理群众举报问题线索、半月通报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的基础上,[/b]
[b]针对普遍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示;[/b]
[b]公布虚假宣传、无资质运营、卷钱跑路等机构名单和违法违规典型案例。”[/b]
[b]5[/b]
[b]督促推进第三方资金监管[/b]
“双减”政策出台后,部分地区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退费难问题成为很多家长们投诉的热点。
对此,胡延品指出,对于这些问题,特别是 [b]虚假宣传、退费难[/b]问题,家长可以向“双减”管理监督平台举报,也可以向当地的职能部门反映。
[i]
胡延品说,
[b]“我们将及时发布缴费风险提示,提醒家长不预缴超期超时长的培训费用、提醒地方虚假宣传和缴费折扣陷阱。[/b]
[b]我们也将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第三方资金监管,防止退费难和机构卷款跑路。[/b]
[b]对量大面广的退费难问题,我们将按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督办;[/b]
[b]对卷钱跑路等严重问题,我们将实行挂牌督办。[/b]
[b]这一督办程序启动时,会向社会发布,督办结果也会向社会公布。”[/b]
[b]6[/b]
[b]67%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b]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五项管理”的问卷显示, [b]38%[/b]的中小学生就寝时间晚于规定要求, [b]67%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b]
此外,17%的中小学生书面作业总量超标,部分学校仍有教师用手机布置作业情况;
22%的中小学生反映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时数不达标, [b]体育课时被挤占问题突出,初三、高三年级尤为严重。[/b]
[i]
[b]7[/b]
[b]切实减轻过重作业负担[/b]
教育部根据中央部署,已就加强作业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校坚决把过重作业负担压减下来。
要强化学校作业管理主体责任,落实校长负责制。
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义务教育学校逐一检查,重点检查:
[b]是否制订了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b]
[b]是否建立了作业总量调控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b]
[b]是否做到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b]
[b]是否建立了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制度等。[/b]
教育部已将上述要求列入了教育督导重要内容和“双减”重点工作监测台账,并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公开进行问卷调查。
[i]
调查结果作为评判各地各校作业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参考依据。
[b]8[/b]
[b]解答学科类范围[/b]
近期,社会上还有人对少儿英语、数理思维、国学等培训是否属于学科培训存在疑问。
对此,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在会上进行了回应。
续梅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
这一通知要求,在开展校外培训时,语文、数学等9类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
原话是 [b]‘对涉及以上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b]
这个话听起来比较专业,确实这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续梅表示,教育部要求各地要组织相关专家,对于各种培训项目、实际培训的目的、内容、方式等都要进行综合研判。
[i]
如果培训实质上是对这9类学科其中的学科相关内容进行专门的学习,强调的是 [b]学科的知识导向,[/b]是 [b]为升学考试来服务[/b]的,片面强化相关学科的听、说、读、写、算方面的技能培训,那么就应当按照学科类来进行管理。
“下一步,教育部也将进一步指导地方建立专家组,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来进行审核把关,来加强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续梅说。
[b]9[/b]
[b]学科类培训会转型吗[/b]
“双减”政策明确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
近期社会上有人担心“一对一”家教会因此盛行起来,学科培训会因此转向家庭、地下、网上。
如何打消家长顾虑,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实好?
对此,续梅说“学科类培训可能转入地下或者家庭来开展违规的学科类培训,对于这类问题,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具体的指导意见。”
[i]
下一步将出台针对性举措,来指导各地进行科学的鉴别,对发现的违规问题会进行认真查处。
续梅还表示,对于线上的学科类培训,教育部会进行 [b]常态化的网上巡查活动,[/b]一旦发现有违规的行为,也会进行坚决的查处,来 [b]确保“双减”政策能够落到实处。[/b]
[b]
[img]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831/97d512f280eb4c5c8631f77091450b0754wnw.png[/img]
[/b]
[b]
[img]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0831/0910166fd6a342faaed071f8a353979f54wnw.jpeg[/img]
[/b]
[b]
[img]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10831/037deb9751e8484db72b610ce975514d54wnw.jpeg[/img]
[/b]
[b]
[img]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0831/d9993dd70e3a4a9aa4003b3f2405280f54wnw.jpeg[/img]
[/b]
[b]
[img]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0831/43e298b3032245cfa5fbdf5768af19c054wnw.jpeg[/img]
[/b]
[b]
[img]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0831/42f96c00695645149fb164ccbfd20c4154wnw.jpeg[/img]
[/b]
[b]
[img]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10831/3b00243e2fdb4a798eb8762e88e6371354wnw.jpeg[/img]
[/b]
[b]
[img]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10831/7129d0d6b1894e31a2b2e1fabcbeefc254wnw.jpeg[/img]
[/b]
[b]
[img]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10831/712052169d2b4b169fcbe76538e1ad9054wnw.jpeg[/img]
[/b]
来源丨新华社、国务院客户端。
也许你会喜欢
【政策】 “双减”落地,要想孩子学业优秀, 关键是......
【心疼】 女孩跳桥轻生未果,竟被父亲武力教育!获救后的一句话让人心疼......
【现实】 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13张图让你明白原生家庭的一切
【科普】 接种疫苗后仍被感染,打疫苗还有用吗?有关“德尔塔”,这些知识要让孩子了解
【骗局】 教育最大的骗局,叫做释放孩子的天性(深度好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