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导读
admin 隐藏置顶帖 英语启蒙系列动画 English singsing 13系列480个高清视频 attach_img 全局置顶
英语启蒙系列动画 English singsing 13个系列共480个高清视频英文发音 English Singsing是美国经典的英语启蒙资源之一,它针对英语为非母语的国家设计,制作用心,画风超萌,剧情非常吸引人。 都说英语学习入门很重要,那么怎么才能让宝宝快速入门,接受这门语言呢?背单词如此的枯燥,听力又这么难,入门真的很难吗?这套每个孩子都会百看不厌的好动画, 轻松带娃搞定日常词汇的基础积累- English Singsing是针对母语非英语国家儿童的英语启蒙动画,是启蒙英语学习日常词汇的一个超好的视频组合。本套动画色彩鲜明,画风可爱! 本套动画共有13个系列,包含英语儿歌,简单对话,基本词汇,故事,拼读,涉及多个话题,非常适合做幼儿启蒙英语学习。 动画中没有中文解释,更多的是精心处理的动画引导。动画色彩鲜明,简单大方,每一个词汇也都把拼写标注上。 除了有单词发音外还有一句简单的句子,很适合初学英文发音的孩子。English Singsing包含具体内容 01系列. ABC Alphabet & Words 字母和单词 43个视频 02系列. Alien Bob's Crew 基于说唱形式 17个视频 03系列. Basic Dialogue (for Beginners) 基本对话(适合初学者) 174分钟 48个视频 04系列. Dialogue Let's Role-play 角色扮演(对话形式)43个视频 05系列. Kids Vocabulary 孩子的词汇 58个视频 06系列. Learn English A to Z 学习英语A到Z(自然拼读)43个视频 07系列. Nursery Rhymes 童谣 21个视频 08系列. Playlists Collection 说唱合集 14个视频 09系列. Rap Listen and Repeat 说唱听和重复 42个视频 10系列. Song Let's Sing Listen and Repeat 唱了一遍又一遍43个视频 11系列. Special Song 特别的歌 9个视频 12系列. Story 故事对话形式 41个视频 13系列. Theme playlist 对话 说唱 37个视频 .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25 18:21 1220 0 2021-1-25
  版块主题
admin 幼儿英语启蒙中不容错过的原版英文动画片!
为什么萌萌一直给妈妈们推荐原版英文动画呢?因为英语动画片中有情境,孩子可以借助于画面理解语言,因此看动画片是仅次于交际的、很好的输入方式。如果爸爸妈妈已经在生活中给孩子输入了一些常用词汇,那么就可以找一些适龄的原版动画片看,尽可能找简单的,让孩子能够看懂。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5406c25335e04b1b8793918e44484fba.jpeg 当然,为了孩子的眼睛,每天看的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通常适合宝宝的原版动画,一集也就几分钟,20分钟能看好几集呢。初期看的时候,父母最好陪着看,稍微给孩子解释一下剧情。片子中的一些重点词汇,父母留意记忆一下,在生活中活用一下,加深孩子的理解。 下面萌萌习语趣味启蒙英语给家长们介绍一些动画片,按年龄和难易顺序排列,赶紧收藏哦! • BIG MUZZY 系列 Big Muzzy(《玛泽的故事》)是BBC制作的启蒙英语学习类动画,讲的是一个叫Big Muzzy的风趣又笨拙的外星人,和一群地球王国人相遇。该片语速很慢,因为是学习类的动画,所以在内容设置方面,重点围绕常见词汇、日常用语和句型结构进行多次重复性的展示。Big Muzzy的重复性是任何纯粹的动画片无法比拟的:同一个单词或表达,里面的角色会夸张地用不同语气重复很多次,有些表达甚至还会以儿歌的形式多次重复,很适合孩子英语启蒙。 语音是标准的英音,语言很生动,每个单词的发音跌宕起伏, 非常利于孩子模仿和练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b2a2d2a8597a4efb99216e0d1c3cd42e.jpeg • Peppa Pig 系列 这是一部受到很多中国孩子好评的动画片,中文名《粉红猪小妹》,适合3岁儿童,共4季。粉红猪小妹是一只可爱的小粉红猪,她与弟弟乔治、爸爸、妈妈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该动画色彩明亮,画风简单,情景对应得特别好。剧情温馨有趣,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让孩子感受到姐弟间的互相关爱、大的让小的这类独生子根本体会不到的感受。猪爸猪妈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值得中国父母学习。该片内容非常简单,生活化,有很多词汇、句型在同一集里来回重复,语言适合运用到平时日常生活中。一集时长5分钟,就算一次看3集,也就15分钟,有利于保护孩子的视力。该片发音清楚,语速不快,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17b530e99fd34bc8b45c89437e8b70da.jpeg • Little bear 系列 Little Bear (《天才宝贝熊》)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适合孩子启蒙时期看的动画片,美音。该动画片围绕可爱憨厚的小熊一家和它的四位动物朋友:猫、鸭子、猫头鹰、母鸡展开,呈现了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情境,很有生活气息,很温馨、轻松、幽默。几个小动物个性鲜明,语言符合孩子的想象和对世界的认识。共6季,每集包括3个故事,每个故事约8分钟。语速中等稍慢,发音清晰,是启蒙阶段培养孩子听力的好资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1/171a4e0fc96d44c5b7dcdf9dd7d152a6.jpeg 妈妈们记得保存哦!带孩子一起学习,效果会更棒的!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30 530 0 2021-10-21
admin 英语启蒙用绘本还是分级读物更合适?
关于分级读物和绘本的概念,我想很多家长还是很迷糊的,前几天就有位家长私信问我,什么是分级读物,它和绘本哪个更适合孩子学英语啊?今天萌萌习语就专门跟大家科普一下分级读物与绘本。 "绘本"的原文是picture book,适合3-6岁国外孩子的原版绘本通常是硬壳书,其功能是亲子阅读,即爸爸妈妈读给孩子听。绘本的图画比较精美,作者的文字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语言也很讲究,有的押韵,有的用排比句,每一本书都有其独特的绘图方式和语言特点,体现着作者的用心。可以说, 绘本的图画美、语言美,具有可欣赏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5/cb80f846ed52441aa4a632dc1e2ee594.jpeg "分级读物"的原文是graded reader或leveled reader,是国外孩子上小学后学认字、学独立阅读的读物,适合5-7岁儿童。同绘本相比,分级读物的图画 就没有那么精美了,因为图画的作用是辅助性的,文字才是它的重点。分级读物具有学习性,通常有一个隐藏于后面的体系,或者从自然拼读(phonics)的角度来编排,或者从词汇的角度来编排,或者从语篇的难度来编排。正因为这个体系性和循序渐进的特点,分级读物的用词和句式是可控制的,是按由易至难的原则设计的,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分级读物的语言的优美性和趣味性自然就不如绘本。 图画更精美,语言更优美,那为什么我说英文原版绘本不是那么适合作为中国孩子的英语启蒙读物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5/7ac8edfb3d204993b026bc081f7b178f.jpeg 绘本如诗歌,分级读物如教材。一个具有欣赏性,一个具有学习性。幼儿英语启蒙时期,当然还是拿教材听、看更合适。等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欣赏诗歌。 绘本的用词随意性强,经常出现低频词汇。国外的家长和孩子当然不会在意这一点,因为英语是他们的母语,日常用语早就会了,并且朗读者是洋爸洋妈, 当然可以出现一些非"常用词"。 而咱们中国孩子,则需要从身边最常用、最基本的词学起,最好这些词还有一定的重复性,不要出现一次就再也不见了,否则就记不住。句式的由浅入深、由简入繁也很重要。好的分级读物,从每页一个字、两个字编起,再到每页一句话、两句话,适合学外语的孩子循序渐进地读下去。可以这样说:分级读物的最低级,大多是零起点,难度要低于绘本。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5/34859423dfcd4ffc9059ff1977ca3e0c.jpeg 绘本是单本卖的,每一本和每一本之间没有关系,不容易判断难易程度。有时,一本绘本在词汇和句式方面的难度,甚至相当于分级读物最上端的桥梁书,孩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英语能力,听都不可能听懂。我始终认为,绘本不可能被排出难易顺序。 通常,分级读物都是几百本的套系,用颜色、数字等方式把难度级别划分得 清清楚楚,使家长在买书时省了不少钻研的力气,使用起来也能顺利地一级一级进阶。 遗憾的是,分级读物的趣味性不强,每本书提供的输入有限,而且,由于是练拼读和阅读用的,很多原版读物没有音频。所以,单用分级读物作为英语启蒙的手段也是不行的。家长还需动用其他资源,为孩子创造立体的语言环境 (最重要的是听),多管齐下,亲子阅读分级读物,只是英语启蒙这个大工程中的一环。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5/46d3e7f3ddf94d4f8e9aaf827a828603.jpeg 在选择上,我想大家也都清楚了,希望各位爸爸妈妈们在英语启蒙的路上多多汲取有用的知识哦!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30 533 0 2021-10-21
admin 英语启蒙要遵循的"二语习得论",爸爸妈妈们知道吗?
儿童学习外语必须要重"习得",所以"二语习得论"是目前英语启蒙过程中中国家长最应该去了解去实践的理论,只有贯彻这个理论,孩子才能真正的掌握英语这门语言。那么什么是习得呢?习得是指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潜移默化地学会一种语言。比如,小孩获得母语能力,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潜意识过程,并没有经过刻意的、按部就班的学习,这个过程就是"习得" 。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2/864a9158a1a2447080e9fd1c29e266ee.jpeg "二语习得论"具体包含哪些观点呢?萌萌习语趣味启蒙英语今天就来和大家细细探讨一番。 1.无意识的输入成果大于有意识的学习 无意识的输入才是习得,有意识的学习叫学得。习得的效果比学得的好。因为习得是无意识的吸收,是一种隐性的学习。孩子的关注点,只是语言的"意思,他听的和看的,是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而不太关注语言结构和词汇。通常严格意义上的二语习得发生在目标语环境中,比如一个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小孩,每天处于英语的自然交际环境中,他会习得第二种语言。这个自然环境有以下四个特点:1)真实语境,2)交际需要,3)大量接触,4)交流互动。 能否习得的重要条件,就是能不能模拟这种"处于目标语中"的环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2/6b3d95fc26f445fdbae4b77cdc10da8c.jpeg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跟孩子用英语对话,找机会让孩子和外国友人对话,还可以报外教课,看原汁原味的英语电影和动画片,听英语故事或歌曲,自由阅读英语书籍,大量听读,不要刻意安排学习任务,没有考核,孩子就可以做到"习得"。 2. "听、说、读、写"顺序不容颠覆 "二语习得论"的重要观点是先大量听,获得必要的输入。在儿童阶段尤其应该如此。英语启蒙是"英语声音的启蒙",首先要建立孩子的英语语音体系。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建立"声音"与"图像"或"情境"的直接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不借助于文字翻译。对应得越好,英语就会越流利。 我认为3-5岁不要让孩子学阅读,更不要写字,甚至不学ABC 字母都没关系,就是大量听,先让孩子理解声音。这同母语的习得是一样的,6岁再学认字并不迟。听说领先,对英语这种拼音文字尤其适用,因为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它的发音密切相关,孩子先理解了声音,会为后面的认字、阅读打下非常必要的基础,事半功倍。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2/9faa110d12cb42dd99967863506bb940.jpeg 3.遵循"i+1"的可理解性输入原则 "可理解性输入"是"二语习得论"的核心观点,原则是"i+1"。 i是自己的现有水平,+1就是在这基础上只加一个1,也就是只加一点点的意思,以达到"可理解"。输入要可理解, 这是一个多么朴素的道理啊!英语学习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在给学生选取材料时,如果不能贯彻"可理解性输入"的原则,所加的东西过多,大大超过学习者的理解能力,那就会像噪音一样达不到任何效果。然而,社会上的各种英语速成法的宣传可不管这一套,比如某位倡导读原版书的老师,号称英语零起点的小学生也能跟他读原版章节书,在我看来,这不是"i+ 1",而是"i+ 1W"。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2/82ecf2d2e3b5484b9013a8f9bb8ae96e.jpeg 学习者所接触的"可理解性输入"的量,对语言习得具有重要影响。我们的重点应该紧紧围绕如何让学习者接触大量的语言输入进行。 4,语言输入要大量、有意义、有兴趣 "大量"指二语习得需要大量的接触和运用,需要时间。而且,需要一定时期内集中的时间投入。如果一周只学习一小时,即使学了几年,也不会有理想的效果。"一万小时理论"就说的是这个道理。任何技能,要想学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都需要一万小时的时间投入和"深练"。学外语也不例外,要想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学习三到五千小时还是有必要的。习得没有捷径,唯有大量、坚持输入英语。用来习得的材料也要有一定的量,要为孩子准备大量的泛听和泛读材料,只学教材或者只精读一本小说,是无法做到习得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2/62b78983257e489cb8b41676ed4fddc4.jpeg "有意义"和"有兴趣",说的是二语学习者必须要对习得的材料感兴趣,能听得懂,看得懂,知道说得是什么,愿意再听或读下去。孩子用情感判断什么有意义,什么无意义。这两种信息在大脑中是被分别储存的,有意义的东西不需要反复背诵,就能够被重新回忆起来。反之,大脑就会像过滤器一样,把什么信息都挡住了,进不去!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只有15分钟左右,如果情绪让大脑抵制强加于它的无意义的东西,那么吸收就可想而知了。 当我们了解了这几个观点后,我相信家长们对孩子的英语启蒙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到知行结合,这样英语学习才有价值!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30 499 0 2021-10-21
admin 为什么英语启蒙教育重在习得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得呢?
关于外语的学习,现在很多专家都在讲习得的重要性,而在我国大多数家长的心目中,学习的学得才是最终的目的。但是,因为我国孩子的学英语环境受局限,想要彻底掌握英语这门外语还是要走习得的路。那么。什么是习得,具体的学习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比学得更科学合理?萌萌习语趣味启蒙英语今天就围绕这个话题跟各位家长们认真地做一番科普!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6/342383bba7bb400c9b3bd72c5910c9e2.jpeg 1.英语学不好,主要是缺习得 "二语习得论"诞生于美国,但该理论对于"学得"和"习得"的区分,对中国人的学习尤其具有振聋发联的作用。试想,如果语言学习存在"学得"和"习得"两种方式,那么中国人学不好外语,是否是少了"习得"的原因?绝大多数学习者都在学课文、做题和考试中循环往复,埋头苦学,很少有人把精力投入在听故事、读小说等无意识的习得上。 英语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在"学得"上花了很多工夫,在听说读写各项技能上却均达不到理想的程度。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习得"均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6/642f8ff1b9a946209811dc131300e0bc.jpeg 2.轻"习得"是因为受汉字和应试教育影响 中国人重"学得"而轻"习得",主要是受汉字影响和应试教育影响。 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文字中,汉字是唯一的非拼音文字。汉语中"字"和"音"的不对应,使中国孩子在习得了汉语听说之后,还要费劲地"学"一套和语音没什么关系的符号。在很多中国人的理念里,"识文断字"才是学习,不学"认字"就不是学习。所以读书里的"字",被家长认为是最重要的。 由于受汉字学习影响,很多中国家长认为英语学习也应该从字母学起,从一开始就要学课文、 念课文。英语学习里的"听说领先"、"听力打通了再读"等理念,尚未推广到一般家长的意识里去。其实,对于英语这样的拼音文字来说,"音"的习得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字"只不过是对"音"的"记录"罢了。有了音,才能阅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6/b627a8ef49f54b4d8780a7f304d02725.jpeg 另外,国内应试教育也削弱了"习得"的成分,即学什么考什么,只考课本内的内容,学生们当然围着课本转了。课堂之外的习得被边缘化,无人问津。 3.缺少"习得"理念,导致儿童外语启蒙总是走"学得"的弯路 由于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理念里,外语只能学得,所以对儿童的外语启蒙,也总是走"学得"的道路。比如,让刚接触外语的儿童去学一套教材,听说读写齐上,并从一开始就学习语法。这么做,严重违反了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放弃了儿童与生俱来的、比成年人强很多的"习得"优势,而用他们所不擅长的"学得"方式去费劲地学习,很有可能会毁了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6/767a555229744e798f671550b2637cb7.jpeg 了解了这些后,我想家长们也知道该怎么做了吧?孩子的英语启蒙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做法,输入正确的观念和理论,这样在后续开展启蒙教育的环节中会减少很多麻烦!!!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30 526 0 2021-10-21
admin 英语启蒙过程中要分清教材与读物的关系,善用英语工具学习
关于英语启蒙的学习,前几期跟大家聊了很多具体、专业的东西,获得了很大的关注。今天,萌萌习语趣味启蒙英语想跟大家说说英语教材与英语读物的区别,以及家长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选择哪种工具做辅辅助!教材跟读物不是一个概念,千万不要混淆哦~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7/2ac5b2c64cd9410cb31006a1b7c11fdc.jpeg 1.教材与读物的关系:骨架和肉 如何看待教材与读物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如何看待"学得"与"习得"的 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我认为,不学教材不行,光学教材也不行。 我有一个比喻:教材和读物就好像一个人的骨架和肉,互相依存。教材的作用是建构起语言的骨架。而读物就是骨架上丰满的肉,没有骨架,语言就是一团肉泥,立不起来,张口就是错误。而没有肉,语言干巴巴的,就会那么几句。我们要用教材搭起骨架,用读物往上面填肉。教材在课堂上学,读物在家里看。教材承担"学得"任务,读物承担"习得"任务。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7/96460a5dd4c14d2dac65bc90ff287194.jpeg 2.不要用读物充当教材 我看到一部分家长在孩子的启蒙阶段,特别重视阅读,拿分级读物当教材,让孩子一本一本地学。 首先,这违背了 "听说领先"原则。读分级读物是"读","读"应该排在"听说"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如果没有听说做基础,或听说训练没有同时进行,光用分级读物当教材来学英语的话,会越学越吃力,因为这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分级读物进阶很快,重复率又不高,随着级别增高,单词量和句子逐渐增多,会超出孩子的接受能力。其实这样一本一本地学,只能学一本会一本,学几个单词会几个单词,不会有快速、突破性的进展。分级读物里的词汇大多属于书面语言,不能覆盖日常交际里最基本的日常用语,还会造成孩子的交际困难和口语弱项。家长们要明白,外语启蒙的路线,可不只是一条阅读路线那么简单。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7/5afd8734f1bb4694b57094dde63573fb.jpeg 其次,分级读物的编写目的是为了训练孩子的"读"("拼读"和"阅读"技能),这是一种单项技能,并不能代替全面的、"听说读写+语法语用"全包括的综合性教材。教材具有体系性,内容呈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尤其讲究新知识点的循环复现,比分级读物考虑得周到。低级别的教材肯定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来编排,适合启蒙阶段的儿童。即便对"阅读能力"这一单项训练来说,教材和分级读物也各有各的作用,不能互相替代。教材里面的文章适合在课堂上精读和做阅读理解练习,分级读物适合在家泛读。一个解决"质"的 问题,一个解决"量"的问题。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7/de1591084f3440709d976c88b98d4833.jpeg 所以总结来说,读物不能代替教材,应让它们发挥出设计者想让它们发挥的作用!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30 517 0 2021-10-21
admin 英语习得并不是那么简单,阶段性进阶才可以更好的掌握英语能力
语言习得不是把语言材料往孩子面前一堆、把录音一放那么简单,家长要掌握儿童习得语言的规律,在不同的时期做不同的事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9/ec9305e237314b06b4cbc033e56b2b80.jpeg 儿童在家习得语言,大概要经过以下这四个时期: 1.启蒙阶段:3-5岁,先听说 启蒙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听,听多了再说,即"文盲"阶段。 在这一阶段,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听英语的环境,让孩子多接触英 语,多听英语。从生活的各个方面着手,建立英语语音和实物图像之间的关系, 建立英语思维。目标是让孩子基本听懂简单的生活用语、指令,不断扩充听力词汇量。 可以和孩子说日常用语,做游戏;可以给孩子看原版动画片;可以听歌,唱歌;可以读分级读物给孩子听,或者放录音,让孩子看着绘本听。让孩子在多种多样的立体环境中,吸收语言。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只要求孩子注意理解"意义",建立英语声音和实物之间的关联,而不用注意文字。随孩子的喜好走,兴趣第一,大量输入。听到一定程度,孩子就可以有一些简单的输出。孩子天生有很强的语言吸收能力,不管是哪种语言,只要家长能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多接触、多听,让孩子将语言和图像建立起关系来,孩子就能很快习得这种语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9/c48cdb675618419a881bee2d44b0343b.jpeg 在这一阶段,不提倡阅读、认字,更不要学教材、背单词、背课文。这么小的孩子用成人的方式来"学习"语言,不仅费时费力、枯燥无味,效果也极差, 更浪费了孩子的习得能力,磨灭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2.扫盲阶段:6岁,自然拼读 在孩子能听懂绝大部分生活用语、简单的英语故事,听力词汇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给孩子报个自然拼读班,正式学习 ABC字母和phonics英语拼读规则。学后找一些简单的、练习拼读的分级读物让孩子读,掌握最常用的第一批单词的认读。 在训练阅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继续看动画片,开始裸听有声书,保证听力输入的量,并继续上一年的外教口语课练习口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9/7949cc3a1add4ff6bafcafeeb4a411be.jpeg 3.全面发展阶段:7-9岁,阅读、拼写、语法和写作 在孩子掌握拼读本领后,要逐步加大"学得"的比例。从7岁开始给孩子报班,系统学习一套教材,逐步学习英语的语法知识,培养阅读写作能力。"学得"的目标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全面发展。 在这个阶段,家庭中的习得重点是提高孩子的阅读难度和阅读量,广泛接触各个方面的英语,大量阅读分级读物和初级章节书、中级章节书。同时要一直坚 持听的输入,听的内容以儿童文学为主,听的内容难度要高于阅读的内容。 4.提高阶段:10-12岁,学科英语与学术英语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继续"学得"和"习得"两手抓。 学得的目标主要是为"小升初"考取一些证书,需要学习高级别的读和写技能,并向学术英语发展,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沟通能力。家庭习得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孩子的阅读量、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扩大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接触各方面的英语资源,包括社科、科普和文学各领域。把英语的学习从单纯的语言学习逐步过渡到将英语作为工具运用上。除了大量读,仍要继续听,听的内容扩展到较复杂的小说、科普节目、演说、历史地理社会知识,看有一定内涵的电影。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9/629b3a164b864bd9ac70ea8491963512.jpeg 阶段性学习的任务都不一样,父母们需要有明确的规划,每一步都要走的稳妥,千万不要掉坑里。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30 491 0 2021-10-21
admin 英语启蒙过程中,阅读方面可不能一味地精读而忽视泛读哦
把阅读分成精读和泛读,有助于我们分清课内和课外的重点。精读的特点是篇幅短,不会的单词较多,而且有一定的语法教学、语篇教学目的。而泛读,一个特点是内容量大,一个特点是不会的单词少,学生可以自主阅读,实现快速阅读。 我推荐的做法是把精读交给教材、交给老师。家长最应该关心、最应该做的是让孩子在课外大量泛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8/f6ee3cc3c3344d2e934efcc57f98bd0e.jpeg 教材里的文章是为精读专门设计的。精读课程,要有"读前"的引入,处理词汇,"读中"的学习、提问和讨论,"读后"的练习。通常还要用练习册来检验学习成果。也就是说,需要学习词汇、句式、文章结构、阅读策略(如何推断 作者意图,如何从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阅读理解,甚至口语和写作,这些都是精读课要涉及的内容。有经验的老师也可以选用分级读物或原版小说作 为精读材料,但由于分级读物、小说需要自己设计课程和相关练习,这不是一般老师能驾驭得了的,更不是普通家长能操作的。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精读交给有专业教师的课堂。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8/a1507e15866c413fa0ed091196b51c65.jpeg 泛读的目的与精读完全不同。如果说精读的目的是"学得",那么泛读的目的就是"习得",让孩子通过大量、快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在关注意义的同时, 隐性地习得词汇和语法。有研究说,一个词汇,学习者要在不同的文章中看到5-16次,才能真正记住这个词,真正会用这个词。"二语习得论"认为,泛读要贯彻的原则是自由自主阅读,持续默读,材料要大量、有趣、可理解,每页不能超过5个生词,不用查词典。学习者自己选择材料,按自己的速度阅读。读后不提问,不考试,没有任何压力,只要读就行。 分级读物和小说一般是用来做泛读材料的。分级读物中有一些是专门用来训练拼读的拼读读物,有一些是教材的补充阅读材料,还有一些是以语言难度来分级的分级读物。很多大出版社都有整套的按年级分级、既有故事类也有自然科学和社科类的读物。这种分级读物内容取材上非常广泛,词汇和语篇难度根据级别递进,篇幅上从单句到段落递增,非常适合作为泛读材料来使用。很多章节小说也是成系列的,内容非常吸引孩子,在网上能查到这些小说的各种分级信息,适合读过分级读物之后的孩子继续展开章节书的泛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8/d7233ce4b74a4bf784105588adf35030.jpeg 泛读就是让孩子做主,全凭孩子的兴趣走。有的孩子对喜欢的书百读不厌,有的孩子即使是喜欢的书也就读一遍,第二遍时就没兴趣了。这都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灵活处理。 泛读就是为了让孩子感兴趣,多读,快读。如果在孩子读的时候,家长一会儿叫朗读,一会儿让查词典,一会儿又要回答问题,孩子的兴趣可能就被搞没了。所以,在家泛读的时候,家长切忌插手,不要把泛读搞成精读。 家长最应该做的,是做泛读资源的提供者。搞清楚自己孩子的阅读级别和兴趣爱好,不断地把合适的好书推荐给孩子,做好记录,给予鼓励,关注孩子在每个级别停留的时间,及时调整书的难度,不动声色地为孩子铺就一条不断进阶的课外泛读之路。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8/54c9abc3303547ebb23ef4988f8bfddc.jpeg 最后,我推荐,根据"习得"大于"学得"的原则,把精读和泛读的比例掌控在20%:80%。在课堂上精读占20%,在课外泛读占80%。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30 506 0 2021-10-21
admin 家长如何为孩子的英语启蒙教育创造全方位的英文环境?
一些家长和老师认为:我国孩子无法进行二语习得,因为我们没有纯英语环境。其实很多爸爸妈妈没有注意到的是:时代变了!网络时代的资源比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新一代的家长们也今非昔比,普遍有说几个单词、说几句日常英语的能力。事实上,我们完全能够创造二语习得的人为环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2/37d4c88b83d24b2c84d64c914b67f7c8.jpeg 具体该怎么创造呢?家长们一定迫不及待想了解吧,下面萌萌习语趣味启蒙英语就跟大家聊一聊家庭英语式环境该如何创造! 建立全方位的英文环境,我认为最重要的四项内容是:家长说英语,看动画, 听故事,读原版书。 1、家长说英语 如果家长具有英语对话的能力,并且语音标准,这种家庭最容易做到习得。 家长英语不好也没关系,只要有蹦单词和说简单句型的能力,就可以做孩子最初的英语启蒙老师。在启蒙阶段,家长可以通过"名词指着说"和"动词TPR"两种方式,在家庭的实际场景中对孩子说英语,让孩子接触到大量的英语词汇,然后过渡到说词组和句子。当家长感到"词穷"的时候,就转为给孩子念分级读物,或者一边看书一边听录音,分级读物念完了,可以给孩子报外教口语班,把说的主场搬到课外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2/c70ed9767b0c4dd79629643ea7f16ad9.jpeg 2、看动画 孩子从3岁起,每天看原版动画片20分钟,坚持看到6岁。孩子上学后改为偶尔看电影。 3、听故事 MP3播放器是习得的利器,必不可少。孩子上学后,用眼需要控制,英语通过学前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听力词汇量,习得的重担就要落在MP3播放器上。在家大量听有声书,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2/b776e61921624ba38775d547336696da.jpeg 4、读原版书 让孩子大量读原版书,循序渐进,从薄薄的分级读物看到厚厚的章节书,广泛涉猎,长期坚持。贯彻自由自愿读,持续的默读原则,让孩子自己选书泛读。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再利用其他资源,补充一些锦上添花的东西,比如说,在家听英语童谣,唱英语歌曲,做英语游戏,看Hash动画,看网上那种能够点击发声的PDF读物,到一些网站上阅读有用的信息,用一些有趣的电脑软件学习英语,利用寒暑假到英语国家旅游,让孩子在多种多样愉快的方式中沉浸在英语环境里,尽可能多地提供给孩子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机会,习得就水到渠成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2/e094d13fa40d4d63933156b50953d6ec.jpeg 外语习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千万不要过于急切,重视孩子语言发展规律的同时,要为孩子的英语学习做充分准备,只有这样,英语启蒙才能有效果~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30 536 0 2021-10-21
admin 英语学习可不能光依赖背诵,如果你正在这样做,那么该好好反思了
中国人爱背,课文都要背下来。这件事绝对是中国特色。在别的国家,学外语最看重的是多听多读,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和表达法,没有听说要背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3/d6a33a844ffe4ef19cfb399e1530e7bc.jpeg 中国人对"背诵"外语的热衷和认可,是受我们中国的文字、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强烈影响的结果。我觉得这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资源观问题,一个历史问题,一个应试问题。从学习习惯上讲,学习中文这种象形文字的经验,使中国人认为学习文字就得"死记硬背",形成了习惯,不会利用拼音文字的优势。从资源上讲,古代中国就那么几篇四书五经需要学,普通学习者的学习材料有限,直到现代,一提起"国学",很多人都立刻想到"背经"。从应试上讲,古有"八股文"套路,儒家思想又不鼓励独立思维,凡事都引经据典。就学这么点东西、 就考这么点东西,那么最经济的做法当然就是背了。至于近现代学贯中西的老一 辈学者们也提倡背诵,也有当时资源有限,书籍和音像材料奇缺,只有一个叽哩哇啦的短波收音机可听的原因。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手头的一点资料,恐怕是无奈的选择。什么也没有,他们只好背!在如今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还背就迂腐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3/09678d5fe04f4b4fbab7958d3e8173fa.jpeg 背诵从来就不是学习语言的科学方法,没有一种受认可的教学法提倡背诵。 我认为背诵是一种落后的路径依赖,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去应试的无奈之举,是把中文学习的历史包袱带到了外语学习中,是不了解拼音文字的学习方式的无知行为,请家长们警醒。 首先,背诵对口语交际无用。除了几个常规句,绝大部分口语交际中的句子,都是根据当时的情景在使用中随机构建、发挥的,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新句子。口语的很大特点就是"创新"。语言中的各种句子形式多样,变化无穷,根本无法实现把各种句式都背诵一遍。 有的家长和老师认为,如果背下来一些句子,在语言交流时只要对某个句式稍微"组合" 一下,"替换"几个单词,就能创造出一个适应当时语境的新句子。可是,在实际交流的短短几秒中,大脑根本不可能有时间、有精力靠回忆一个背过的句式来完成这个临时"替换、组合"的任务,这种背句式去实现交流的想法根本行不通。我们这一代家长,小时候学英语都是背课文的,大量"哑巴英语"的案例,足以使我们怀疑背诵的有用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3/faa4996fceb14a4aa663f5ee4d829d19.jpeg 其次,背句子和背文章,对写作有一点用。在写作的时候,有时间、有条件让学生改写背诵过的句子。反过来,学生背诵过的成句,也可以帮助他们校对和修改写作中的语法。 再次,背文章对应试有用。中国老师对水平不够的学生,都要求大量背范文。水平低是吗,那么背好了,到时候套用!押题押中了,代表老师的水平高,把考试研究透了。然而,这种做法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真实水平。有很多学生进了美国的大学后 听不懂课,做不出作业,参与不了讨论,最后挂科被开除。考试前临时抱佛脚,靠背诵考来的高分低能,肯定不是我们家长所想要的结果。 最后,小孩学英语,最不应该背诵。研究表明,与人们的直觉相反,小孩的记忆力比成年人差。人类的记忆力高峰发生在青壮年时期,越小记忆力越差。我们都知道,4岁以前的小孩,连长期记忆力都没有,对4岁以前的事情,我们成人只有零星的回忆片段。其实,如果家长和小孩一起比赛背古诗,很快就会验证出到底谁的记忆力好这件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3/6cfcb1dac83e45c78b824501dc25e86e.jpeg 小孩记忆力差,怎么学外语却比成年人容易呢?这是怎么回事?正因为成年人记忆力好,于是拼命用记忆去学语言,方法错了,所以学起来困难;小孩记忆力差,不使用死记硬背和分析语法这些成年人的学习方式,而是通过情景对应建立脑神经元链接来实现"英语思维",而且每次只处理很小的量的新内容,所以学就更容易。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儿童的学习能力并不得益于记忆力,记忆是儿童的弱项。让孩子背诵,违背了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是在强迫他们使用当前不擅长的方式,却放弃或压制了他们在这一阶段的优一自然习得。 所以父母们请停止对孩子背诵的高要求严姿态吧,尊重孩子的语言学习优势,迎合孩子们的学习特点,让他们真正的学好英语吧!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30 503 0 2021-10-21
admin 幼儿英语启蒙过程中你还需要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特点
很多妈妈向我反映,给孩子开展英语启蒙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孩子到现在还不会说英语,甚至没有开口讲英语的迹象。家长们为此很是着急,不禁怀疑宝宝的语言能力更怀疑英语启蒙的合理性。稍安勿躁,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为什么这样说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4/b8a17afac3bb413ab6829bd7c1683892.jpeg 沉默期是儿童二语习得的正常现象。有些家长和老师总是鼓励孩子从一开始就积极交流、做口语练习,这样做对初学习者是有害的。 根据"二语习得论"的研究,无论成人或儿童,在掌握外语能力的过程中,都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一般是6个月到1年。在学习者能把大量的内容逐渐内化,达到一定思维能力和有足够的自信前,不应该开口说外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4/daa74a1f5df04c72a16820d8138c9c76.jpeg 渡过沉默期后,有计划、有步骤的输出才可以开始进行。如果跳过沉默期,在外语听力还很低时,过早用外语交流,有可能造成口语的"石化",停留在一个水平不再提高。所以,家长们要对沉默期有耐心,启蒙阶段不要着急让孩子说外语。外语"说"的能力,要比"听"来得慢得多,而且它是自然到来的。听得多了,孩子自然就会说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4/a71bfdb82f1a464a82630a28f3cffdc4.jpeg 另外一点就是,父母要珍惜宝宝的语音发展关键期!过了青春期再学外语,学习者的语音就很难达到与母语相当的语言水平,中式英语就很难避免。这一点很好理解,就像小时候没练过劈叉,大了骨头僵硬更难劈叉一样,我们的口腔肌肉和舌头,如果已经形成了母语的发音习惯,就很难再改变发音位置,把外语的音发准。从这一点说,外语的语音是"童子功"。我认为即便是为了语音这一项好处,从幼儿开始学习外语也是值得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4/87aefa2cf0ee49a0b606f52c8ec092dc.jpeg 而且,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母语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儿童学习外语的另外一大优势在于儿童的母语还没有根深蒂固,在自然语境中习得第二语言时,负迁移现象很少。这意味着儿童学习外语,不太会有成人那种"Chinglish (中式英语)"的毛病。 二语习得理论的这些研究成果,对家长辅导孩子学习外语,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英语启蒙教育的理论基础。这些观点不是某个业余的人提出来的,而是40年来众多学者经过钻研论证的科研成果。在这种集体智慧的指导下,家长们可以放心地实践。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29 429 0 2021-10-21
admin 外语习得时代的到来,你跟上了吗?爸爸妈妈们可不敢落后哟
关于"二语习得""学英语要重习得"的话题我前面好几篇文章都有提及,但今天萌萌想跟大家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谈习得的必要性,希望给还有疑问的爸妈一剂强心针。小孩子学外语要重"习得",还有个原因是在学习方法上,儿童更倾向于"隐性"的学习方式。 "二语习得论"把语言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知道什么",比如我们从课本上学来的知识,就是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知道怎样做",具体指经验、能力,如骑车啦、游泳啦。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5/8f15f3d3db7c41cbb3947617fa8d9383.jpeg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二者储存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即我们关于语言的"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储存在大脑不同的地方,这一点很令人深思。我们看过这样的电影,电影里的人,大脑受到了撞击,不记得自己是谁了,但他还会说话!这说明他大脑的"记忆区"损坏了,而"语言区"还是好的。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语言并不是依靠记忆的"知识"。 2)对显性知识(如外语的语法)的处理需要付出努力,而对隐性知识的处理是自动化的。对比之下让我们太有感触了,当外语还是学来的"知识", 而不是运用"能力"时,与外国人说话,我们吭吭哧哧、抓耳挠腮地不少费劲!而我们说母语时,"想都不用想"。外语运用是否自如,取决于是怎么学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5/2637dc25bf214704bbd83bb4acf3abb5.jpeg 3)显性学习是有意识的、主动的学得;隐性学习是无意识的、凭经验自动进行的习得。"学得"靠毅力和自律,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习得"则不用靠毅力,不知不觉就会了。 4)隐性学习不受智力影响,比如,绝大多数人都能够习得母语;而显性学习则刚好相反,比如,只有那些具有较高语言分析能力的成年学习者,才能达到或接近母语者的水平。外语学习如果及早学、隐性地学,根本就不需要过高的智商!但如果学晚了,或者方法不当,还是需要依靠智商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5/5da958c4e5a648ecab886c2f614da92e.jpeg 总之,家长们最需了解的事实是:儿童在语言学习中,倾向于吸收隐性知识, 隐性学习能力很强。比如,虽然儿童没有学习过语法,但他们有一种天生的能力:会从语言使用中自动统计出概率,从而使用正确的语句,还能根据自己总结出的规律,创造出新的语言。再比如,儿童不会分析语法,总是"囫囵吞枣"地把语言整体储存,"整进整出",这加快了大脑的处理速度。 人到了青春期后,会逐渐丧失仅仅依靠隐性机制就能成功学习语言的能力。成年人学习外语,侧重于规则运算,像做数学题那样解决问题,更多使用显性知识来分析语言输入的各构成成分。这一分析就耗费了很多的认知注意力,减缓了语言处理速度,阻碍了语言学习。语言中还有一些成分难以通过显性学习获得,比如发音,所以成年人的发音大多不准确。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5/61aaa184053f47b7a55480fa4c1f1078.jpeg 儿童通常采用隐性学习方式习得语言,因此,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家长应当给儿童提供自然真实的语言输入,让儿童在生活中通过与语言的接触,潜移默化地习得外语。对儿童讲语法,让儿童背单词,是不对的,儿童不善于显性学习,不能逼迫他们用不擅长的方法学习,而放弃他们的隐性习得强项。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29 428 0 2021-10-21
admin 关于分级读物,爸爸妈妈们还需要了解……
家长给孩子读分级读物,或者让孩子一边听分级读物的音频,一边看书,或者让孩子用点读笔点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分级读物家长念 ■启蒙阶段念过就算 ■读物留着6-7岁自己阅读 ■也就是说,读物会利用两遍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6/9f89c28b34844c289a0e0b55738644d6.jpeg 萌萌习语趣味启蒙英语认为,读分级读物的意义在于:家长所说的语言局限于日常口语,而读物里的语言是书面语言,是对口语的有益补充。另外,家长所说的口语并不一定标准地道,而英美作者编写的读物,在语言上是值得信任的。儿童的英语启蒙,可以充分利用分级读物。 如果家长的英语语音好,可以给孩子以讲故事的形式念分级读物。在温馨的气氛中,家长用手指着图画里相应的东西读。比如,读到猫,手就指着猫;读到老鼠,手就指着老鼠。孩子要是不明白,就学学猫叫,学学老鼠叫。要读得绘声绘色、比比划划,让孩子觉得听英语故事真有趣。只要求孩子听,不要求孩子认读,暂且忘记文字,就当是讲故事,让孩子看画面,理解"声音"就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6/a3df1bb9ef5d4c95978fdba6cde759f2.jpeg 再强调一遍:在3-5岁启蒙阶段,分级读物家长念过一遍就算了(当然孩子喜欢的可以多讲几遍),不需要让孩子读。但是,这些读物留着,到孩子六七岁的时候,学完自然拼读就能自己读了。也就是说,读物会利用两遍。 如果家长对自己的语音不自信,也不必放弃读书。现在的绘本或分级读物都带有CD或MP3音频文件,甚至有点读笔,父母可以让孩子看着书听原版录音。 录音的语速慢而清晰,让孩子找到图片内容和声音的直接对应关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6/973069ce63fe4c4abaac52e2a37d8d1b.jpeg 在这一阶段,推荐故事性、趣味性强的分级读物作为亲子阅读的资料。因为启蒙阶段不必识字,不推荐以教识字为目的的系列读物。 我国原版引进的分级读物,如:《朗文机灵狗故事乐园》、《体验英语少儿阅读文库》、《杰克和吉尔的阅读系列》等,不太适合启蒙阶段。因为这几套读物都是教材类出版社为了"自主阅读"、"认字"而编写的。孩子在启蒙时期应该大量听,积累听力词汇,而不要求认读。这些教认读、教拼读、学习性强的读物不合适。这种读物因为要受词汇的控制,故事较枯燥,没有I Can Read和 Ready-to-Reads Step into Reading这几套教辅类出版社出版的产品那么时髦有趣。简而言之,启蒙阶段的亲子阅读,应该选取故事性、趣味性强的读物。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29 415 0 2021-10-21
admin 为什么说英语学习离不开课外班培训
虽然说家庭是习得的主力,但是我也认同给孩子报课外班是少不了的,通过"学得"学习英语,也是必要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萌萌习语认为: 1.课外班培训的必要性 1)口语课堂提供了一个让孩子输出的环境。输出也很重要。 2)类似自然拼读规则、语法规则、写作这些需要学习的东西,应该在班里学,术业有专攻,老师更胜任。 3)学习中有同伴很重要。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因而在一个集体中学习,效果好过"一对一"。 4)课外班的学习通常遵循一个体系,有一定的标准和进阶规划。外语学习的体系性也很重要。孩子年龄越大,读与写的比例越高,体系性越重要。 "学得"有必要,课堂学习有必要,但我主张,即使是课堂上的"学得",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有"习得"的成分,实现教室中的习得。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令我们这些付费的家长满意的、物有所值的课堂。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9/c2e79f2f14064688a63331853c82cc56.jpeg 2.中教vs外教,中教的局限性 从"习得"这个标准看,中教就有局限性了。他存在很多缺点: 1)总能听到全英文教学的老师口中的错误,一堂课平均有三四处。这样的错误,或是表达法方面的,或是发音方面的,或是文化方面的,如果积少成多,也很可观了。学生们照单全收了这些错误,这是我难以接受的。 举例说,adjective这个单词,重音在前面,因为老师把重音发在了第二个音节,并不断重复,孩子们也一律学错了。讲音节的时候,老师说:happy是一个音节,这可能是个口误,因为happy明显有两个音节。总结特殊疑问词的时候,老师举例:''How is your father? He is tall. How is your mother? She is beautiful."这种句子不地道,有歧义。学生们举手时,高喊"Teacher! Teacher!"这是典型的中式英语,西方人称老师为Mr... 或Mrs...,没有直接叫teacher的。再举例说:学生们集体朗读课文时,总是拽着长音,有人形容说这是sing-song,受中文朗读,尤其是私塾式朗诵古文的影响。这种读法对于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来说,简直匪夷所思。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9/123a48afcd7346419446a6550275ac42.jpeg 2)中教紧紧围绕语法展开教学,英文输入很少,仅限于几个例句,每堂课学生接受的输入量,其实是比较可怜的,更谈不上用英语来学知识了。 3)如果说中教的语音语调有点缺陷的话,那么中教班里同学们的语音语调就更五花八门了,这种影响因素不可忽视。关于这一点我个人深有体会:闺蜜的儿子上小学1年级时,被送去了家门口的英语教学机构托管。在该机构一周上两次英语课,一年下来,他的英语从中获益不大,但语音语调却受中教和同学的影响很大。由跟外教和原版动画片学来的地道美音变为"中国腔"了。后来听了很长时间原版书,才"扳"了回来。 我认为在孩子学英语这件事上,不能走弯路。让孩子跟外教学,才能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做到习得。当然,前提是孩子已经有了至少1000词的听力词汇量, 能够充分吸收外教的输入,外教也是合格的、有资质的老师。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19/c2ac22493c8c4facb1f4f4bbaa233f61.jpeg 3.把孩子交给专业的人 一个好老师是无可替代的,教材没有老师重要。即使是英语水平很好的父母,也不一定能够成为专业教师。父母很难有精力去设计教案,精确高效地传授知识点。指导自己的孩子,也未必能有教师那样得力。术业有专攻,在教学方面,能超过教师的父母是很少很少的。所以我倾向于把孩子送到有外教的专业机构学习。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29 395 0 2021-10-21
admin 为什么我说用“母语法”学英语不如二语习得更现实?!
在中国学英语,没有地道的英语环境,当然属于学外语。然而,越来越多的家长想让孩子用母语的方式学习,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参加各种培训班的"自然拼读"课程。 可是萌萌习语认为, 1)在中国这个单语和外语环境中,想让孩子用"母语法"学习,达到英语母语者的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极少数投入量特别大、又有条件的个别孩子能用"母语法"学习,并能在"听说读写"方面达到母语水平。我个人认为,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不少于三小时(课内+课外),起步早,方法对,有外教教并有进阶的课程体系设置,而且一直坚持学的个别孩子,可以用母语法学习。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0/4dd24c3ce4bb4c36a4e3b86813c5f1a7.jpeg 由于在英语学习方面,很少有中国家庭能付出这么多的时间与精力,也很少有家庭能创造母语者学习的条件,所以靠"母语法"学习而达到母语水平的孩子是少之又少。此外,由于"母语法"不学语法,靠强大的输入自然习得正确的语法,对输入量的要求过高,一般的课程和家庭环境很难做到。 2)纯外语的学法,不如母语和二语学法见效快、底子牢。刚才说过,进入英国人设计的体系,即EFL体系,也是市场上绝大多数通行教材的体系学习,走的是"外语"之路。这条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学"剑桥英语",从剑桥少儿英语学起,一直学到KET、PET、FCE这种教材。通常它们从一开始就教授语法,按照话题、词汇、语法、功能、技能等多元大纲编写,循序渐进。系统学习这种教材,可以一步一步地进阶,最终达到目标。但是,这么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太慢。从第一册学到第十二册,花费6年,才能达到PET水平,这还属于进度超快的高端教材。外语的学习方法,由于预设的是全靠课堂那点时间,输入量是非常有限的,根本就快不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0/76f96c13f75e4bd4972ff0ecfc79577c.jpeg 此外,通过外语法得到的输入过少,学生的输出能力与母语人士相差很大,即:口语和写作水平不行。如果按照最适合儿童的二语习得法,则可大幅缩短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以最能体现语言能力的阅读为例,如今9岁能自主阅读大部分原版书的孩子,已不算少见。而且,因为课外输入量大,学生的语言输出都比较丰富、扎实。 3)达不到母语的量,又不甘于外语学习法,我们可以试图做到二语。二语通常指移民到达目的国后在所处的环境中产生了交际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多媒体技术、网络的普及,以及各国人民间的频繁交流,外语与二语的区别越来越小,在语言学中的"二语习得",已经越来越多地泛指或者包括了外语。在中国的外语学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二语习得。我觉得,如果家长能够为孩子创设家庭二语环境,让孩子多听、多读原版材料,课外又能够坚持上外教课,与母语人士练习对话,就可以试图让孩子走二语习得之路。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0/266c8dd5eca14acba1f727035fce7cbb.jpeg 4)二语习得能够达到接近母语的"二语"水平。"二语习得"的目标是:阅读方面,与美国孩子保持同步;口语输出和写作水平方面,稍落后于美国孩子,因为练习机会少,但留学有了大环境后就能很快跟上。因为毕竟没有母语环境,"二语"需要系统学习语法并勤加练习。 关于二语习得的方法和指导,我们这些家长还是需要亲自实践去体会其精髓,需要在孩子的英语启蒙过程中多多总结,争取启蒙之路更顺畅,效果更好!!!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29 438 0 2021-10-21
admin 英语启蒙过程中,家长必须要和孩子用英语交流吗?
用英语对话是很多家长认为能提高孩子英语水平的一个好方法,但是萌萌习语对这种方法一直存有疑虑。 首先我们国人的英语口语正确程度普遍不高,除非经常和老外交流的人,一般中国人,甚至包括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说出来的英语都不是很符合老外的日常用语习惯。所以在要求孩子和我们对话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被我们认为绝对不可能出错的,从教科书中摘出来的句子,其实根本不符合老外的口语表达方式,而这样的中式英语被我们传递给了下一代,加之对话交流,本身对我们就是一种压力,对孩子也是如此。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1/5038774142774ac18f6326a862cdead4.jpeg 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口音的问题。记得我家宝宝开始英文输出之后,有一次自言自语:应该是playground,爸爸说是playgrxxxd,爸爸说错了!其实他说的两个音只有很细微的差别,让我重复一遍我都不能保证和他读的一样。最近更是因为一个gone,我学了20多遍都没过关,他学了两遍就OK了。 所以我觉得,如果确实需要和孩子讲英语,那不如和孩子一起看原汁原味的东西,读绘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亲子阅读是没有人能替代的,是孩子成长必经的阶段。而且,爸爸妈妈们最好能为孩子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语语音资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1/786a6d1999c742799dda3bd0de8b3b19.jpeg "听一说一读一写"是学习任何一种居言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但是语言交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互动的环境并且有必须讲的需要。 在中国孩子的英语学习中,口语这个短板一定是受制于现实环境的。即使孩子的听力水平再高,大部分人也难以找到互动的环境来说英语,除非是双语幼儿园或者国际学校。 正因为如此,尽管目前很多家长花大价钱找外教练口语,但是很多孩子还是不能做到和老外无障碍交流。从这一点上来看,如果孩子一直不出国,要想等到孩子能自如地说英语之后再开始读,那就有可能错过孩子的阅读敏感期。 另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孩子之所以难以和老外自如交流,除去听力辨音能力不高这个瓶颈外,和孩子的英语思维有很大关系。英语思维从何而来?需要的是场景的积累。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1/99dea15645ec4d3dac56dcf2f1077ad1.jpeg 有人把读原版书看成是一件门槛很高的事情。实际上,四岁以前进行的亲子阅读,重点进行的就是情境对应训练,记住多少单词不应该被列入考量标准之列。情境对应能力和辨音能力一样,是持久输入之后形成的能力。 至于阅读过程中字词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借助于音频,这对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也是一种促进和提高;另一方面,家长也需要借助音频矫正自己的发音,可以适当地指读,同时引导孩子通过听音频来弥补家长发音方面的不足。 如果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忽视情境对应,仅仅是逐字逐句读原文读句子,甚至按照中式思维给孩子一句一句翻译,那反倒会影响孩子英语思维的形成,甚至使孩子养成依赖中文翻译来学习英文的习惯,这样更不好。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1/aaf21a6063a64584bbb3218242fc53f9.jpeg 所以英语启蒙的过程中,各位家长一定要做好功课,根据专家的经验和指导来完成孩子的英语启蒙教育,少走弯路~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29 431 0 2021-10-21
admin 到底什么才算是好的英语启蒙资源,妈妈们该怎么选择呢?
信息时代,资源可以很方便地获得,但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该如何筛选。萌萌也经常被家长们问及,什么资源好?到底该选择什么资源?其实,资源真正的价值在于是否能引起宝宝的学习兴趣,只要能让孩子感兴趣的就都是好资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2/a24fc567d7e5414e9eec63e98c27810f.jpeg 当然说到英语资源,那就离不开原汁原味这个前提。不管是视听材料还是书籍,都是如此。在原汁原味的、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资源里面,孩子主动喜欢的就是好资源! 很多东西用我们的耳朵来听,可能听不出区别。但是,小孩子就不一样。我们觉得很好的东西,宝宝听过之后可能感觉怪怪的,不舒服。其实这个怪异就是韵律节奏导致的。韵律节奏可是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语感,所以选择听力资源,原汁原味非常重要! 有老师说,不提倡听歌,因为听歌以后孩子没法开口说话,而动画片则能通过复述练口语。萌萌也赞成看动画片,但是,动画片和儿歌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两者缺一不可。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2/c1e4fd8c72da44eeab556b7f91c71034.jpeg 儿歌在韵律节奏训练上和动画片是有区别的。而且,儿歌一般更简单,它的韵律节奏往往能让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孩子很容易接受英语。同时,儿歌中的音乐本身就符合孩子的语言发展特点,从小听歌听音乐的孩子乐感会更好,以后学习乐器也会更容易。 动画片的精髓在于它的情境对应,这一点和原版英文书一样,可以构成孩子的口语基础。俗活说,巧妇难为无术之炊,为什么很多孩子上外教课口语还不好?很大原因在于看的东西太少。当然,因为动画片对视力的影响以及孩子被动吸收的特点,萌萌习语也不建议多看。目前有一种提取音频的软件,可以把动画片中的音频提取出来,这样,孩子可以在看过几遍动画片之后就可以开始单听音频,对听力训练的效果会更好!在听音频的过程中,孩子的脑子里还会有画面浮现,能很好地起到情境对应的效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2/eb3c570a014d41ad80f2a0e98dbfa059.jpeg 对于一岁左右的小孩子,因为听力辨音能力强,所以儿歌中的语音他们很快就能吸收,即使是语速很快的儿歌或者是新闻、脱口秀这类节目,也都能成为孩子的语音积累。有了这样的积累之后,三岁左右开始看动画片就会容易很多。对于有些大孩子,从小没有英语的语音积累,在中文较为强势的情况下,又不愿意听英语儿歌,家长可以利用动画片来提高他的英语学习兴趣。 儿歌也好动画片也罢,都要以兴趣为前提,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才会有最好的吸收。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相信孩子内在的能力。我们所给予的一切资源都是为了满足他们内在的需求,只有内在的需要得到满足,外在的资源才能内化成能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2/76f2e813e6354e94a830a67fd100d30e.jpeg 所以家长要放弃自己的功利心,才能点燃孩子的兴趣,并且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内驱力。希望父母们在英语启蒙过程中都富有耐心、积极鼓励孩子。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29 421 0 2021-10-21
admin 英语启蒙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情境对应的重要性
因为我们这一代成年人吃够了哑巴英语的苦头,所以在目前孩子的英语教育中,我们特别重视孩子的口语训练。原本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说出来是一个基本功能。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大家在孩子不进行大量听力输入的情况下,在没有任何英语语音和场景枳累的情况下,以为孩子有一些单词量就可以直接找外教,并希望依靠和外教谈天气、聊爱好就可以解决孩子的口语向题,是非常不现实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3/76259e18208941e7b0bfca2fd424c2e5.jpeg 输出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输人的问题。总有人说,中国人在国内学英语和在国外学英语不一样,因为没有语言环境。但是语言环境是什么,说到底,就是情境对应。在中国目前真实的英语语音环境还不够好的情况下,重视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境对应积累,多听原版儿歌、多看原版动画片、多听原版故事的音频,这些都是积累英语语音信号、训练韵律节奏和语感的有效途径。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听觉记忆能力有了,才有可能听得懂别人说的是什么。复述是输出的第一步!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3/290c1a61d8a1427db3ae0f3c54e47803.jpeg 但是仅有复述是不行的,因为语言需要交流和互动。所以,情境对应就变得更加重要。动画片和书中的场景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孤立的单词和句型才有可能互通互联。到时候.真实生活中的场景一且和过去积累的场景相吻合,输出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个时候,场景和语言之间因为没有了中文这个媒介,所以中式英语的问题也自然就不存在了。 总有妈妈问我萌萌,怎么才能知道孩子听没听进去呢?怎么才能知道他学没学会呢?要萌萌说,这都不重要。只要孩子准备好了,就一定会给你惊喜!如果你一定要有个评价的标准,那就每天默默地计算一下你给孩子听了多少、看了多少、读了多少,就够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3/d21a350b99f3492ca64fa54f8a2a4755.jpeg 听说读写,在中国目前的英语环境下,说(能像母语一样自主表达)的滞后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但是滞后不等于放弃。从听开始——听儿歌、看动画片、听故事音频,让孩子积累大量正确的语音信号,这些信号会内化成孩子的听力辨音、听觉记忆能力并进而形成孩子的听力理解能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3/66955a6adb0747fba16875646bd7d40c.jpeg 另外,要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场景,强化孩子的情境对应能力。在自主阅读的初期,就加强孩子的朗读训练,让读出来成为说出来的前奏。最后,输入的场景数量决定了输出的水平。在互动环境具备的情况下,说出来就不会成为问题,而写出来也不会是一件难事。这种输出要比听儿歌、看动画片之后的简单模仿更有价值,也是孩子英语后劲的基础!!!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29 445 0 2021-10-21
admin 幼儿英语启蒙离不开原汁原味的外语输入,要提高孩子的英语泛听量
很多孩子一直按照中式英语的路子学习,结果就是,通过各种听力教材积累了很多的单词和句型,但是听力理解能力上不去,听不懂英语故事,原版书读不出来。这样下去,即使进行了专门的口语训练,也会因为听力理解能力的欠缺而无法提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6/63df6874a23d41658d74cc8fbcac6c53.jpeg 语感的问题涉及到大脑的机理,由于我不是专家所以不敢妄加解释。但是从我宝宝学英语的情况来看,她从小就一直坚持听那些当时根本听不懂意思的儿歌其至脱口秀,最后的结果就是,日积月累,他们很容易听得懂长句的歌词,并且还能够自主地模仿。也就是说,孩子即使没有理解快速的语音资料的中文意思,但是通过大量的听,他的辨音能力提高了,就能够把语音中的元素区分开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去找外教上课,有的核子很快就能输出, 有的孩子很久都没有办法输出。说到底,是英语泛听量的问题。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6/f1593eddda9a44819fbb6cc257ab185a.jpeg 同样,孩子看动画片也是这个道理。有些成人说,动画片那么快,我都看不懂,问他什么意思,他更说不出来,这是不是无效输人呢?也许,从这部片子来看,孩子没有完全明白。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如果看了一段时间动画片之后,回头再听一些慢速的儿歌,孩子会觉得很容易,能轻松地唱出来了。 这时候就有人说了,虽然孩子不需要看明白,可是我的孩子看到难度大的动画片就不愿意看,说听不懂。那怎么办呢?这其实就是孩子的中文思维在起作用。越大的孩子,对情节理解要求越高,对中文思维也越依赖。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6/10ab84b8123645cf969b77d7a798395d.jpeg 从小英语语音输入越少的孩子,中文能力越强,英语输入越困难,孩子会不自觉地要求对应中文意思。而年龄较小的孩子,比如两岁以下的孩子,往往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越小接触多种语言的该子,对不同语言的语音接纳能力就越强。而恰恰是只接受一种语言的孩子,一定要把中文意思确认好才行。在这一点上,孩子的思维模式已经和成人接近了,而这也是我们中式英语中翻译英语的雏形。 有人问我,我给孩子听的儿歌是中国人翻唱的,好不好?这好比外国人学普通话。孩子听的是什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语音,原汁原味的英语底子很重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6/14762710f0104f098b80f10df6cd71fc.jpeg 也有人担心,害怕孩子听到不标准的发音,所以不让他接触中国老师,我觉得这也没必耍。就好比说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城市,说话逐渐地也会带有一些那个城市的口音。但是,有原来的底子在,这种改变不会伤筋动骨。我们在选择资源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比例,比如原版的英文资源要占主体地位,尤其在孩子最开始接触的听力资源中,这个地位是绝对要保证的。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29 535 0 2021-10-21
admin 英语启蒙离不开亲子阅读,只有把握好这个环节,孩子才能自主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可是在家里或者图书馆,家长或者孩子自己如何才能知道一本书的难度是否合适呢?征求老师的意见当然是一个好方法,但还有一个更简单,对孩子自己、对我们中国家长都更可行的方法——Five Finger Rule (五个手指法则)。这个方法经过萌萌的亲身实践证明,的确是一个好方法。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7/7a80f2681b7f42e299e998f0c98dbcc4.jpeg Five Finger Rule的规则是:随便找出书中有代表性的一页,让孩子出声试读,如果遇到一个单词卡壳了,则竖起一个手指;如果五个手指都竖起来了,这页还没有读完,则这本书太难;如果读完这一页一个手指也没有竖起来,或者只竖起来一个手指,则这本书太简单。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单词卡壳,不是我们中国人认为的单词不认识,而是孩子读错了没有自己纠正过来,或者不能根据掌握的Phonics读出来——见词会读,正是学习Phonics的功效之一。如果孩子能够把单词的音准确发出来,即使有一点不够流畅,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也不用竖起手指来——刚开始拼读单词时有一点不流畅,只要最后比较快速地正确读出发音,第二遍阅读时就基本能够解决流畅问题,并且这个过程本身就训练了单词拼读的技巧。流利阅读是阅读的第一个目标,而理解阅读的内容还在其后。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7/4354303ed331409ca69c1e16d91d141b.jpeg 如果发现几乎没有什么书能读,那是因为Phonics技巧以及最简单的那几十个Sight Words太欠缺了。解决办法很简单,找些英语启蒙的书籍查阅,然后对应地训练孩子对英语的辨音能力、Phonics中的Letter Sound、单词拼读方法,然后找简单的书去和孩子一起读。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把那些Sight Words 在第二遍阅读时指读重复一下,坚持最多三个月,就会有很明显的效果!如果找不到Letter Sound资料或者合适的英文书,可以网上查找合适的书单。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7/343baad47614435fb3d746ae1b21fef2.jpeg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根据Five Finger Rule看起来太简单的书就不值得读。一方面书中有知识可以学习;另一方面,中国孩子能够流利读完一本英文书,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会极大地增强孩子学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更关键的是,有感情地流利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从读相对简单一点的书开始的。有些难度刚刚好的书,如果孩子很感兴趣,也可以多读几遍,读到后来会变成简单的书。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中国孩子,英文自主阅读的前期准备通常不够。比如北美的孩子一般都是从0岁开始就由妈妈陪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 所以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孩子自主阅读的前期准备已经基本完成。这和我们中国孩子的中文阅读规律是基本一致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7/5ee7cbc4c58d4c008025843bb029920d.jpeg 我们国内的孩子,大多数在早期都没有进行过英文的亲子阅读,但是,即使孩子已经四岁以上,己经是自主阅读的年龄了,也应该补上亲子阅读这一课,通过听各种英语语音资源,让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孩子学会情境对应的方法。经过几个月的亲子阅读准备期,再一步一步地过渡到孩子自主阅读前的准备期。
最后发表: admin@ 2021-10-21 10:29 479 0 2021-10-21
admin 儿童英语启蒙:儿童文学精选 attach_img
儿童英语启蒙:儿童文学精选 static/image/hrline/2.gif
最后发表: admin@ 2021-3-22 10:29 1908 0 2021-3-22

快速发帖

还可输入 80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欢乐树少儿英语启蒙资源论坛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2018-2021 Joyfullmom.com  欢乐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24961号 | 业务许可证:B1.B2-20140071

中国互联网诚信网站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